統一路遙(中) Successful Reunion? Not Yet. (2)

復甦後的東德,亦建設的相當完善(圖為德勒斯登)
photo credit: www.cicerone-dresden.de/pages/thematische-fuehrungen-in-dresden/mit-canalettos-augen.php

東德起飛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006則成了轉變的起點:失業率開始下降。這個數字在2013年降到統一後的新低,10.3%。若將數字再行拆解,會發現東西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,東德圖寧根邦(Thüringen)的表現就比北萊茵邦(Nordrhein-Westfalen)或不來梅(Bremen)來得更好。有些東德區域失業率僅4~6%,跟拜仁邦與巴登符騰堡邦位列同一水平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

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非統一頭五年的經濟成長:東德國庫當時一無所有,也因此住宅市場、基礎建設和企業亟需投資金援。到九零年代中期,人均所得的成長幅度就跟西德在二戰後經濟奇蹟年代一般強健,而且是建立在基期數值較高的情況之下

根據伊福經濟研究所德勒斯登分部(Ifo-Institut Dresden計算,在19912013的期間內,西德在提振東德經濟發展上就砸下約5600億歐元(約新台幣21.4兆)。哈姆波特說:「這是筆相當划算的投資。」在資本的投注下,東德許多生產製造都較西德更為優異:內城新潮、基礎建設嶄新、甚至連大學設備都相當完善。


結構性問題未解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儘管此般榮景被譽為二次德國經濟奇蹟,但在經濟上其仍為「問題兒童」。因為在經歷了第一波的成長後,東德再度陷入停滯,主因為投資目標大多已完工。復甦後五年至今,東西德的差距似乎不再縮小。

以現況論,東德經濟水準約為西德的67%。雖然東德不全然需要追上西德水準,但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(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KölnIW)的羅爾(Klaus-Heiner Röhl)說道:「67%算是個相當低的數字。」西德表現最差的許勒維席-荷爾斯坦邦(Schleswig-Holstein)也有西德平均的82%。他認為,這便是東德的最低標準。

哈姆波特也認為東德生產力仍有進步空間:「因為人口組成的改變、以及必須在勞工人口數較少的情況下,提升該區域與該邦的生活水準,」但這顯得相當困難,因為貨幣同盟造就的經濟轉變至今已成為難解的課題。

在去工業化的第一步中,東德就選錯了路,因為其僅專注於中型企業。羅爾說:「當我們將目光放在員工數100~250人的企業上,並在兩德間進行比較時,會發現競爭力同樣強勁。」但整體來說,東德生產力卻僅西德的四分之三。(編譯:Ku、Wendy)

其他兩德相關議題:

原文網址:http://www.dw.de/erfolg-der-einheit-steht-noch-aus/a-18036300

沒有留言 on "統一路遙(中) Successful Reunion? Not Yet. (2)"

Leave a Reply